东城区正阳桥遗址今年将实现对外开放

新京报 2025-01-09 10:31:00 刘畅

来源标题:东城区正阳桥遗址今年将实现对外开放

1月8日,记者从北京东城区“两会”上获悉,今年,东城区将探索文物建筑社会化运营管理机制,推进地坛斋宫、朝内81号院等活化利用,实现正阳桥遗址对外开放。去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位于东城区的世界文化遗产增至4项。东城区打造文物活化新范例,宏恩观变身“观中”博物馆,石埭会馆重装亮相,古建艺术季精彩举办。 新京报记者 陈琳

关注1

启动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签约腾退

2025年,以中轴线申遗成功为契机,东城区将创新守护古都文脉,丰富升级文化供给,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深入实施中轴线文化传播工程,推进中轴线文物主题游路径建设,构建更富东城标识的文化展示体系。全面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孚王府、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签约腾退。推动泾县会馆亮相,打造京地交流互鉴的“文化长廊”。实施新一批非遗焕新项目,促进非遗拥抱市场、走进生活。

在城市更新方面,围绕“一横一纵一圈”,推动老城平房区一体化改造提升,加强促整院、促整片路径研究,形成一批改革创新的“东城经验”。加快皇城景山、西总布等片区保护性修缮和恢复性修建,完成西兴隆街品质提升,促进优质业态连点成线。谋划推动磁器口东、彭庄、王府井区域重点项目。推进直管公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1000户申请式退租,实施105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继续开展直管公房简易楼外迁腾退,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等社区“微基建”项目。

2024年,东城区在皇城景山街区探索授权经营、地上地下一体化改造新路径,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片区综合性城市更新,累计腾退整院206个,首开首院文化金融产业园启动运营。前门东西区一体化更新有序实施,三眼井片区启动区、西总布片区试点院落建成投用。完成申请式退租1004户,实施13栋直管公房简易楼差额协议腾退,25栋简易楼实现公益利用。

关注2

今年推进西革新里、宝华里等地块入市

东城区在挖掘产业空间方面,可谓“见缝插针”。今年东城区将聚焦安外、东外、永外“金角银边”区域,谋划打造“科创金三角”;聚焦皇城景山、西总布、钟鼓楼周边等片区式腾退院落,打造更有底蕴、更具活力、更富特色的新空间。东城区发改委主任杨峰用一句话总结:“打造‘有楼、有地、有院落’的产业空间格局,全方位推动产业空间资源转型升级,不断激发黄金地段的钻石效益。”

杨峰介绍,楼宇资源是东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东城数字科技大厦、望坛商务楼等十余个新建项目将于2025年竣工投用,新提供产业空间50余万平方米。东城区还将持续推动低效楼宇和园区的改造升级,不断激发楼宇经济新活力。

新入市地块是东城区重要的增量产业空间资源。近两年,东城区积极推动金鱼池二期西、前门东区、宝华里、西革新里等地块入市,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2024年,成功推动金鱼池二期西地块项目以25%的溢价率完成入市交易。前门东区织补项目完成入市供地,提供了大量“小而精”的产业发展空间。2025年,东城区还将推进中轴线周边的西革新里、宝华里等地块入市,西革新里地块致力于打造集居住、文化、金融于一体的产业街区。宝华里地块致力于打造文化科技产业高地,与永外数字科技产业园及周边13个重点项目形成联动,将显著增强东城南部地区的产业承载力。

杨峰说:“西总布街区一期项目持续腾退,目前正在火热招商中,将为企业提供老城内独有的四合院式产业空间。”

关注3

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将改造升级

东城区今年将推动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改造项目启动实施。王府井地区管委会主任张勇告诉记者,该儿童用品商店的名称不会更改,经营上仍然发挥儿童业态优势。目前,正在进行商业项目谈判,积极推动多个知名品牌参与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改造项目。

北京利生体育商厦也进入改造计划中。“利生”是个老字号,创建于1921年,专门经营体育用品。经过几番衍变,到1996年基本固定下来直至今天。这家传统的体育百货商店近几年来也在不断转型,现在地上一到三层有阿迪达斯、耐克等体育品牌,店面是传统的商业呈现形式。张勇表示,北京利生体育商厦改造升级,依然保持体育文化定位。目前,正在对北京利生体育商厦改造项目进行前期评估。

在消费环境提档方面,王府井教堂广场景观恢复已形成了初步方案。张勇介绍,因为修建地铁8号线和地下管廊铺设作业,很长一段时间,王府井教堂广场旁被围挡占用了一部分。目前,地铁8号线已建成通车,王府井地区综合管廊工程分支竖井施工进度达95%。从去年开始已陆续拆除部分围挡和内部临时建筑,“目前还剩下一些零星的收尾工作,等完工后就能全部拆除,绿地的恢复方案基本上也通过了。”张勇说,开春后将实施绿化施工,将来这里会变成王府井北延段的一个重要节点,“优美的环境对于促消费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