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从历史印记变成当代生活

北京日报 2024-11-28 11:12:49 刘畅

来源标题:北京中轴线从历史印记变成当代生活

仿古铛铛车沿着古老的北京中轴线前行,密云区新城子中学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两校176名师生乘坐其中,一边听着解说,一边感受着北京中轴线的宏伟与魅力。今年,北京中轴线成为密云区中小学与城区“手拉手”对接学校共同研学的打卡地。钟鼓楼、前门老火车站、正阳门、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一边看历史印记,一边完成多学科实践活动。

从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到今年7月27日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历时12年。这是北京中轴线的申遗路,也是它的高质量发展路。“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既是历史留下的印记,也变成了当代人们的美好生活。

坚持保护优先

回顾12年申遗路,“保护”二字始终放在首位。

北京与中央单位和国家部委建立合作机制,建立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协调机制,有力提升整体性保护。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先后被写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发布《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构建系统的保护管理制度。

围绕北京中轴线,北京开展百余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实施一批重点文物腾退和周边环境整治,让北京中轴线历史格局得到了更好恢复。

同时,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带动老城整体保护、系统化更新。划定49片历史文化街区、认定1056座历史建筑,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旧址成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阵地,皇史宬、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蒙藏学校旧址、宏恩观等面向社会开放,贤良祠、古观象台完成住户腾退,颜料会馆、正乙祠戏楼、京报馆旧址、新市区泰安里等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成效明显。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是北京市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

公众深度参与

公众深度参与是北京中轴线申遗和保护的一大亮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了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聘请一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监督员,全程参与推动北京中轴线的传承利用。

聚焦传承,北京中轴线文化入校园进社区。依托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将世界遗产保护理念融入青少年教育;联合市委教育工委、中国人民大学等打造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的“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引领青少年读懂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2023年11月,该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评选的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参与人数达260万人次。

强化利用,北京中轴线文化不断融入公众生活。自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北京积极推进雨儿胡同、崇雍大街、鼓楼西大街、平安大街等重点片区更新改造,3213条背街小巷开展精细化整治提升,让广大市民和游客获得更多高品质文化活动空间。举办四届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播出三季《最美中轴线》综艺节目,围绕中轴线构建文旅新场景,打造更多精品旅游线路,设立一批北京中轴线主题邮局、主题书店、主题银行等,让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在日常生活中可见可感。

自2021年以来,北京连续举办四届“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累计征集作品超20万件,辐射人群近100万,为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公众参与搭建了一个极佳的平台。举办64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吸引线上线下受众超7000万人次。

北京市还创新应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设“数字中轴”,开创数字技术全程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先例;对北京中轴线进行超精细化测绘和三维建模,建立数字孪生中轴线,开发了北京中轴线遗产监测数字化平台;开展“数字打更人”活动,发动和便利社会公众参与文化遗产监测,累计吸引100万用户参与,收集有效监测数据11万余条。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数字打更人”作为中国实践的典型案例在大会上进行分享,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许。

加强文明互鉴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是文明互鉴,绘就美美与共画卷的桥梁。申遗保护的过程中,北京中轴线的国际传播也在不断深化。

这些年,在北京文化论坛、中关村论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国际化活动现场,总能看到北京中轴线的身影。此外,还推出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展等展览,全面阐释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

北京市坚持以中轴线为“桥”,加强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讲好中国故事。连续多年举办国际学术研讨活动,举办世界遗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等活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为契机,北京将进一步加强中轴线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